2016年5月,将钢铁行业列入重点行业专项执法检查,要求各地于2016年6月至10月对钢铁企业逐一进行梳理排查。
严格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,力争2016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87.63万吨以内。实施单位: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(管委会)2.提升燃油品质。
配合单位:市环保局、市林业局。持续推进矿山粉尘防治专项行动,严格落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,2016年底前,全市80%的持证矿山达到《浙江省矿山粉尘防治技术规范(暂行)》要求。加强油气回收长效监管,加大加油站油气回收排查整治力度,全面完成社会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,强化中石化、中石油油气回收治理监督管理,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。牵头单位:市经信委、市发改委。加强料石堆场、拆迁工程等薄弱环节的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和监督管理,禁止现场搅拌区域内建设工程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、预拌砂浆。
实施单位: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(管委会)3.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和煤改气。实施单位: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(管委会)3.实施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。刘云山、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分别作出重要批示,对督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
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,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,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进驻河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。针对河北省环境保护督察试点,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,要求坚持问题导向,要在发现问题上下大气力,敢于动真格的,认认真真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。7月16日,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南省工作动员会在郑州召开,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王万宾、副组长翟青就做好督察工作分别作了讲话,河南省省委书记谢伏瞻作了动员讲话,会议由河南省省长陈润儿主持。刘云山、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分别作出重要批示,对督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。
督察进驻期间(2016年7月16日-8月16日)设立专门值班电话:0371-65603958,专门邮政信箱:郑州市70号邮政专用信箱,邮编:450000。谢伏瞻要求,河南省各级党委、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、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,讲政治、讲大局、讲规矩,切实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督察组的安排和要求,做好情况汇报、资料提供、条件保障、督察整改等各项配合工作,对督察发现的问题不回避、不遮掩、不推脱,即知即改、立行立改,对生态环境问题突出、整改不力的地方和部门,严肃问责追责,确保督察工作取得实效,扎实推进美丽河南建设。
王万宾指出,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。在督察中将坚持问题导向,重点盯住中央高度关注、群众反映强烈、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情况;重点检查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的区域流域及整治情况;重点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、乱作为的情况;重点了解地方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、严格责任追究等情况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,要强化环境保护督察,做到奖惩分明,并要求认真总结河北省督察试点好的做法,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措施,促进各地环境保护工作有更高水平的提升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督察工作,要求将环境保护督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,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。
谢伏瞻表示,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来河南省开展督察,充分体现了党中央、国务院对河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,对于河南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,必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。根据党中央、国务院要求和督察组职责,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主要受理河南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。根据安排,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时间约1个月左右。会上,督察组副组长翟青还就做好督察配合工作提出了要求。
王万宾强调,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这次进驻河南省,重点是督察省委、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、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情况,推动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,促进绿色发展。督察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早8:00-晚20:00。
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成员、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有关人员,河南省党政主要领导成员及班子其他领导成员出席会议,河南省人大和政协主要领导、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领导,以及郑州市党政主要领导成员及班子其他领导成员列席会议,其他地市(直管县)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、以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当地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列席会议。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,将按规定由被督察地区、单位和有关部门处理
改革不仅能倒逼环评制度的升级,更能为体制内的环评机构松绑,这些机构如果能够及时重新定位,是能够面对更广阔的市场需求的。因此,蓝虹表示,业内及政府要接受改制后的环评机构被淘汰、被抢生意,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它们快速融入市场。去年3月,环保部宣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将限期彻底脱钩,在环评行业内人士看来,这场改革无异于是一次行业地震。数据显示,截至6月底,环保部部署8家环评机构,以及全国200余家环评机构都已完成脱钩,29家逾期未完成脱钩的也被环保部注销环评资质。据悉,去除行政背景后,转企改制的环评机构仍大多比较依赖单一的环评业务,长期依靠政府单子让它们在直面市场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,由此,环评市场的新一轮洗牌已经悄然开始。日前,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也公开了对多地脱钩环评机构的调研结果。
早在2010年,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《环评法》的执法检查报告就表示,全国不少环评编制单位往往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利益关系,有些是其下属事业单位,违反了《环评法》的有关规定。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也表示,目前脱钩环评机构间确实存在业务较传统、较单一,竞争力弱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,做惯了政府单子,没有生存压力,不接触市场竞争的事业单位环评机构,往往缺乏拓展业务、提升人才质量等工作的积极性,长期与政府的紧密捆绑,让这些机构每年都有充分的业务保障。
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评分会理事长祝兴祥调研后直言。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上任后,接棒原部长周生贤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环评机构脱钩行动。
有环保业内人士直言,这对于不少脱钩环评机构来说,是一道事关生死的坎,如果转型改革及时、对路,未来就能分得更大的蛋糕,但如果消极、保守地面对市场,被淘汰也是无可避免的。没有了铁饭碗,改制后的环评机构将走出象牙塔直面市场竞争,生存压力之大可见一斑。
业内表示,脱钩后,原体制内环评机构不仅不再具有上述优势,同时还需要面对市场上存在的恶意低价竞争等乱象,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并不令人意外。转企改制后的环评机构,大多还都比较依赖单一的环评业务。而且,还有已脱钩的地方环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,脱钩前,机构中的环评师都有着双重身份,既是事业单位的干部,又是环评公司的职工,时不时顶着官方头衔受聘外单位做环评专家,还能有高于平时工资10倍的专家费用,因此,对于脱钩后必须面临的身份选择,环评师心中难免打鼓,积极性也就不那么高了。改革往往伴随阵痛,但原地踏步则更加不可持续。
广东某环科院环评机构负责人表示,改革为企业后,公司迅速扩展了业务范围,环评业务占比虽还维持在60%,但地域范围明显扩大,而且还增加了清洁生产环保验收等咨询业务、环境检测与其他业务的占比,产值达到了转制前的40倍以上,而同期一些改革步伐缓慢、固守原有业务范围的机构明显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,被抢了蛋糕广东某环科院环评机构负责人表示,改革为企业后,公司迅速扩展了业务范围,环评业务占比虽还维持在60%,但地域范围明显扩大,而且还增加了清洁生产环保验收等咨询业务、环境检测与其他业务的占比,产值达到了转制前的40倍以上,而同期一些改革步伐缓慢、固守原有业务范围的机构明显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,被抢了蛋糕。
改革不仅能倒逼环评制度的升级,更能为体制内的环评机构松绑,这些机构如果能够及时重新定位,是能够面对更广阔的市场需求的。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上任后,接棒原部长周生贤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环评机构脱钩行动。
早在2010年,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《环评法》的执法检查报告就表示,全国不少环评编制单位往往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利益关系,有些是其下属事业单位,违反了《环评法》的有关规定。改革往往伴随阵痛,但原地踏步则更加不可持续。
业内表示,脱钩后,原体制内环评机构不仅不再具有上述优势,同时还需要面对市场上存在的恶意低价竞争等乱象,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并不令人意外。因此,蓝虹表示,业内及政府要接受改制后的环评机构被淘汰、被抢生意,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它们快速融入市场。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评分会理事长祝兴祥调研后直言。去年3月,环保部宣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将限期彻底脱钩,在环评行业内人士看来,这场改革无异于是一次行业地震。
数据显示,截至6月底,环保部部署8家环评机构,以及全国200余家环评机构都已完成脱钩,29家逾期未完成脱钩的也被环保部注销环评资质。有环保业内人士直言,这对于不少脱钩环评机构来说,是一道事关生死的坎,如果转型改革及时、对路,未来就能分得更大的蛋糕,但如果消极、保守地面对市场,被淘汰也是无可避免的。
而且,还有已脱钩的地方环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,脱钩前,机构中的环评师都有着双重身份,既是事业单位的干部,又是环评公司的职工,时不时顶着官方头衔受聘外单位做环评专家,还能有高于平时工资10倍的专家费用,因此,对于脱钩后必须面临的身份选择,环评师心中难免打鼓,积极性也就不那么高了。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也表示,目前脱钩环评机构间确实存在业务较传统、较单一,竞争力弱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,做惯了政府单子,没有生存压力,不接触市场竞争的事业单位环评机构,往往缺乏拓展业务、提升人才质量等工作的积极性,长期与政府的紧密捆绑,让这些机构每年都有充分的业务保障。
据悉,去除行政背景后,转企改制的环评机构仍大多比较依赖单一的环评业务,长期依靠政府单子让它们在直面市场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,由此,环评市场的新一轮洗牌已经悄然开始。没有了铁饭碗,改制后的环评机构将走出象牙塔直面市场竞争,生存压力之大可见一斑。